2025年通过中介劳动合同是谁签
一、通过中介劳动合同是谁签
通过中介签订劳动合同时,合同签订主体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如果是劳务派遣中介,即中介作为劳务派遣单位,那么劳动合同由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被派遣劳动者会被派往用工单位工作,但用工单位并非劳动合同的签订方。
若中介仅作为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牵线搭桥,促成双方建立劳动关系,那么劳动合同由劳动者与实际的用人单位签订。中介的角色只是提供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促成双方达成用工意向,本身不参与劳动合同的签订,也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所以,通过中介签订劳动合同,主体可能是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也可能是劳动者与实际用人单位,关键看中介在其中充当的角色。
二、劳动合同转到中介可以吗
劳动合同转到中介一般指原用人单位将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转移至中介机构,这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但需遵循法律规定。
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且中介机构愿意接收劳动者,那么可以进行劳动合同的转移。此过程可通过三方协商,签订相关协议来明确权利义务,例如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再由劳动者与中介机构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不过,这一转移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经济补偿,若未依法支付,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此外,若转移过程未取得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擅自将劳动合同转到中介,这种行为可能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有权拒绝,并要求原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若原用人单位因此解除劳动合同,需承担违法解除的法律责任。
总之,劳动合同转到中介并非不可,但要依法依规,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中介劳动合同生效吗现在
中介劳动合同是否生效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满足以下条件,合同通常生效:其一,合同双方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即劳动者和中介公司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认知并承担行为后果。其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致使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形,比如中介未故意隐瞒关键信息误导劳动者签约。其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如合同条款不得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关于最低工资、工作时间等规定。
若存在以下情形,合同可能无效或部分无效: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合同;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
判断中介劳动合同是否生效,要结合合同具体内容及签订情况,综合考量上述因素。若对合同效力存疑,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以上是关于通过中介劳动合同是谁签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