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情形被列为假药罪

2025-10-01 20:02:03 法律知识 0
  哪些情形被列为假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所含成份与标准不符、以非药冒充药品、变质、被污染、用未取得批准文号原料药生产、适应症或功能主治超范围的药品被列为假药,生产、销售此类药品或构成假药罪,面临法律制裁。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哪些情形被列为假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以下情形被列为假药:

   第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这意味着药品的核心成分不符合既定标准,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产生严重危害。

   第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即本质不是药品却当作药品售卖,或者用一种药品假冒另一种药品,严重误导患者和扰乱药品市场秩序。

   第三,变质的药品。药品一旦变质,其性质和安全性已改变,不仅不能治病,还可能引发不良后果。

   第四,被污染的药品。药品在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受到污染,会影响药品质量和安全性,对患者健康构成威胁。

   第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未经批准文号生产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品,其质量和安全性缺乏有效监管。

   第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药品。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错误用药,耽误病情或引发其他问题。生产、销售上述情形药品的,将可能被认定构成假药罪,面临相应法律制裁。

   二、假药涉及到哪些罪名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假药涉及的罪名主要有生产、销售假药罪。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行为。此罪重点在于对药品性质的界定,只要生产、销售的是假药,不论是否实际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均构成该罪。

   另外,若在生产、销售假药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行为,可能同时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当行为同时触犯生产、销售假药罪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时,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若为药品使用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提供给他人使用,同样按照生产、销售假药罪的规定处罚。这些罪名旨在严厉打击假药相关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假药的情形分为哪四种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假药的情形如下:

   1.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即药品实际含有的成分和国家规定该药品应有的成分不一致,这会严重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对患者造成危害。

   2.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比如将不具备治疗功效的物品当作药品售卖,或者用一种药品假冒另一种药品。

   3.变质的药品。药品变质后,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可能发生改变,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目的,还可能产生新的有害物质,危及患者健康。

   4.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这意味着药品宣传或标注的治疗范围超出了经过审批和认可的范围,误导患者使用,可能延误病情。

   总之,对于假药的界定是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和有效,打击制售假药的违法犯罪行为。

   以上是关于哪些情形被列为假药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