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争议诉讼要提交哪些材料
一、劳动争议诉讼要提交哪些材料
劳动争议诉讼需提交的材料如下:
(一)起诉状。需写明原被告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等;明确诉讼请求,如支付工资、经济补偿等;陈述事实与理由,详细说明劳动纠纷的起因、经过和诉求依据。
(二)身份证明。原告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证明自身身份。若委托代理人,还应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三)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这是确定劳动关系最直接的证据;若没有劳动合同,可提供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材料。
(四)证据材料。围绕诉求准备相关证据,如加班的考勤记录用以主张加班费;辞退通知用于争取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等。证据应确保真实、合法且与案件有关联。
(五)劳动仲裁裁决书。劳动争议一般需先经仲裁,提起诉讼时要提交仲裁裁决书,以表明案件已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准备好这些材料,有助于顺利进行劳动争议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争议诉讼要交多少受理费才能立案成功
劳动争议诉讼受理费的收取标准较为特殊。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每件交纳10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受理费缴纳只是立案程序中的一部分。立案成功与否并非单纯取决于受理费的缴纳金额,而是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定条件。具体而言:
其一,原告需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也就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
其二,要有明确的被告,即清楚指出与自己存在劳动争议的另一方主体。
其三,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例如明确要求对方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等具体金额,并阐述产生争议的相关事实经过。
其四,该案件需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只有同时符合这些条件,并且依法缴纳10元受理费后,法院才会依法立案受理劳动争议诉讼案件。
三、劳动争议诉讼需要什么材料和手续
劳动争议诉讼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办理相关手续:
材料方面:
一是起诉状。需明确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内容。
二是证据材料。包括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工作证等;证明争议事实的证据,如加班记录、辞退通知等。证据应尽量提供原件。
三是身份证明。原告需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若有委托代理人,还需提交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身份证明。
手续方面:
首先要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劳动争议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材料。一般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受理,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之后,当事人需按照法院的安排参与诉讼活动。
以上是关于劳动争议诉讼要提交哪些材料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