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哪些属于直播假货行为

2025-10-06 21:22:01 法律知识 0
  哪些属于直播假货行为?直播中的假货行为多样,包括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售卖伪劣产品、虚假宣传产品来源或材质、伪造产品相关证书。这些行为侵犯消费者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直播从业者及平台应守法防止此类行为。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哪些属于直播假货行为

   直播中的假货行为有多种表现:

   一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直播者售卖的商品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标识,误导消费者认为是正品,比如直播销售标有知名品牌商标却无合法授权的服饰、箱包等。

   二是售卖伪劣产品。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如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化妆品质量不达标,虽未假冒特定品牌,但以次充好,损害消费者权益。

   三是虚假宣传产品来源或材质。声称是进口原装商品实际为国内仿冒,或宣传产品为纯金、真皮等高档材质,实际为其他劣质材料。

   四是伪造产品相关证书。直播中展示虚假的产品质量认证、专利证书等,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具有相应品质和特性,实则是假货以假充真。

   这些直播假货行为不仅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损害其经济利益和身体健康,还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直播从业者及平台都应遵守法律法规,防止此类行为发生。

   二、直播卖假货侵权吗

   直播卖假货属于侵权行为。

   从商标权角度看,售卖假货通常会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误导消费者,构成对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商标是企业的重要标识,代表着商品来源与质量信誉,这种侵权行为损害了商标权人的品牌价值和商业利益。

   从消费者权益保护层面,直播卖假货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基于对主播及直播平台的信任购买商品,有权获得真实信息和合格产品。而假货无法达到相应质量标准,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此外,从著作权角度,如果假货涉及盗版、抄袭他人作品等情况,还会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发行权等权利。

   总之,直播卖假货在多个法律维度构成侵权,侵权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制裁。

   三、直播假货怎么申诉赔偿

   若遇到直播购买到假货,申诉赔偿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保留证据。务必留存直播的完整录屏,这能清晰呈现主播对商品的介绍及承诺;保存购买凭证,如订单截图、支付记录等,明确交易信息。

   其次,向平台投诉。向所涉直播平台提交证据,详细说明购买的假货情况,要求平台介入调查处理。平台一般有相应的规则和流程,会对商家进行监管和处罚,可能要求商家提供商品的合法来源证明等材料。

   再者,与商家协商。可尝试直接与商家沟通,明确指出所购为假货,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其承担退款、赔偿责任。

   若商家拒绝处理或平台处理结果不满意,可向消协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提供完整证据,由这些机构进一步调解处理。

   若损失较大或通过上述途径无法有效解决,还可考虑通过诉讼途径维权,向法院起诉商家及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平台,要求相应赔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哪些属于直播假货行为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