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有工伤认定书了就能评到伤残吗

2025-10-07 04:01:10 法律知识 0
  有工伤认定书了就能评到伤残吗?有工伤认定书不必然能评到伤残。工伤认定与伤残评定是不同环节,能否评残取决于工伤实际情况。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拿到工伤认定书后,职工还需按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有工伤认定书了就能评到伤残吗

   有工伤认定书并不必然能评到伤残。

   工伤认定是对职工所受伤害是否属于工伤的判定,而伤残评定是对工伤职工受伤害程度进行的等级鉴定。二者是不同环节。

   能否评到伤残,取决于职工工伤的实际情况。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依据工伤职工的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是否构成伤残及伤残等级。

   比如,有些职工虽被认定为工伤,但受伤较轻,经过治疗后身体机能基本恢复,未留下明显功能障碍,这种情况下可能评不到伤残等级。而有些职工工伤导致肢体缺失、功能严重受损等,则可能被评定为相应的伤残等级。

   所以,拿到工伤认定书只是第一步,职工还需按规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构成伤残以及伤残等级的结论。

   二、工伤没上班工资怎么发放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月的工资福利待遇,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单位应严格按照规定,足额、按时发放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工资,以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若单位未依法支付,工伤职工有权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定途径维护自身权益,要求单位补足工资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工伤赔偿工资是怎么计算的

   工伤赔偿中的工资计算方式因不同阶段和项目而有别。

   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是指职工受伤前正常出勤月工资福利待遇。

   伤残津贴: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五级、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以上是关于有工伤认定书了就能评到伤残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