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鉴定不上误工费怎么赔偿

2025-10-07 11:00:03 法律知识 0
  工伤鉴定不上误工费怎么赔偿?工伤鉴定未达等级,误工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也应依法赔偿。其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由单位按月支付,期限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可延长。单位拒付,劳动者可协商、投诉、仲裁,对仲裁不服还能起诉维权。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工伤鉴定不上误工费怎么赔偿

   即便工伤鉴定未达等级,误工费(法律术语为停工留薪期工资)也应依法赔偿。

   停工留薪期工资按照原工资福利待遇标准支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一般而言,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休假证明等确定,通常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若单位拒绝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首先,与单位进行协商,明确告知其法律规定及应承担的义务,要求支付相应工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单位改正并支付。此外,劳动者还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仲裁裁决要求单位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落班途中也属工伤吗

   在下班途中,满足一定条件可认定为工伤。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强调“非本人主要责任”,即本人在事故中承担同等责任、次要责任或无责任。若本人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此外,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也可认定为工伤。比如下班途中顺便去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后继续回家的合理路线上发生符合条件的事故,可认定工伤。

   认定工伤需提交相关材料,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经调查核实后作出认定结论。若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三、上班下班路上出事算不算工伤

   上班下班路上出事,在符合一定条件时算工伤。

   依据工伤保险相关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里强调“非本人主要责任”,意味着若事故责任认定劳动者负主要责任甚至全部责任,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此外,“上下班途中”界定较为宽泛,合理的上下班路线以及合理的时间范围内都涵盖在内。比如为了避开交通拥堵选择的合理绕行路线,或者下班后顺路去超市购买生活必需品后回家的路线等,只要符合合理性,都有可能被认定为在上下班途中。

   但如果是在上下班途中因自身原因摔倒等情况,一般不认定为工伤,除非有证据表明是因道路等客观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摔倒且符合工伤认定的其他条件。实践中需结合具体事故情况、责任认定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是否构成工伤。

   以上是关于工伤鉴定不上误工费怎么赔偿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