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不结清工资的法律规定

2025-07-04 08:27:09 法律知识 0
离职不结清工资犯法吗? 在劳动合同法中,关于离职不结清工资的问题有着明确的规定。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应当在劳动者办理完毕工作交接之日起30日内一次性结清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属于违法行为。

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劳动者权益保障

《劳动合同法》第5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30日内一次性结清工资。这意味着,无论劳动者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用人单位都有义务在规定时间内结清工资。

2.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在劳动者离职后故意不结清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可以按应付金额的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 劳动仲裁和诉讼

如果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问题发生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如果劳动者胜诉,用人单位除了需要支付工资外,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离职不结清工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离职不结清工资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用人单位应当依法行事,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以免遭受法律制裁。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