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直播间卖假货成品违法吗

2025-10-14 22:40:49 法律知识 0
  直播间卖假货成品违法吗?直播间售卖假货成品违法。民事上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要求退款等;行政上市场监管部门会查处,给予罚款等处罚;刑事上达到数额标准会触犯罪名。直播间须守法,保证商品质量,否则担责。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直播间卖假货成品违法吗

   直播间售卖假货成品是违法的。

   从民事角度看,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基于对主播及直播间的信任购买商品,有权获得真实信息及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若买到假货,消费者可要求退款、换货,主张损害赔偿。

   从行政层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对售卖假货的行为进行查处,会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在刑事领域,如果售卖假货成品的行为达到一定的数额标准,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等罪名。比如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直播间作为销售渠道,必须遵守法律规定,保证所售商品的真实性与质量,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二、直播间假货是违禁词吗

   直播间“假货”一词本身并非绝对的违禁词。

   从法律角度看,若该词汇的使用是基于客观事实,例如商家在直播中如实指出某产品为假货,或消费者在合理反馈中提及所购假货情况,这属于正常的表达和信息披露,并不违反规定。

   然而,如果主播或其他人恶意使用“假货”一词,对竞争对手、商家进行毫无根据的诋毁、污蔑,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种情况下就可能涉嫌侵权。这违反了《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人身权利保护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禁止商业诋毁的规定。

   同时,不同平台对于词汇使用有各自规则。部分平台为维护良好交易环境和秩序,对可能引发争议、影响平台形象的词汇使用进行限制。若平台将“假货”列为违禁词,在该平台直播间使用就违反平台规则。所以,“假货”是否为违禁词,要结合具体情境、法律规定以及平台规则判断。

   三、直播间绿布假货怎么处理

   若直播间存在绿布假货问题,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首先,消费者权益维护方面。消费者有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款、赔偿。若因使用假货遭受人身伤害,还可主张相应的医疗、误工等赔偿。消费者可先与直播间运营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或相关监管部门投诉,也可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维权。

   其次,监管与处罚层面。市场监管部门有职责介入调查,一旦查证直播间售假,可依法对商家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若售假行为构成犯罪,如销售金额达到一定标准,依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追究商家的刑事责任。

   再者,平台管理责任。直播平台对入驻商家有管理义务,应加强资质审核。若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售假却未采取措施,需承担相应连带责任。平台需积极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对涉假直播间采取封禁等措施。

   以上是关于直播间卖假货成品违法吗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