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法要求什么时候发工资
一、劳动法要求什么时候发工资
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必须在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对于完成一次性临时劳动或某项具体工作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在其完成劳动任务后即支付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上述规定按时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比如,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按时支付工资;协商不成的,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监察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若逾期仍不支付,劳动监察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劳动者也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还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二、劳动法押工资不能超过多少天
劳动法并未明确规定押工资的具体天数上限。不过,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从司法实践和各地规定来看,一般工资支付周期通常为一个月。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未发放工资,若无正当理由,就可能被认定为拖欠工资。
比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每月15日发工资,若到15日未发放,且无合法原因,如遇到自然灾害、经营困难经法定程序等,就涉嫌违法。
所谓正当理由,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因素,或企业经营困难并经职代会等民主程序通过,且向劳动部门备案等情形。若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押工资,劳动者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并可能支付赔偿金,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劳动法压工资可以压多久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正常情况下,不存在合法的压工资时长。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应按照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若用人单位因特殊原因需暂时延期支付工资,在一些地区有相关规定,一般需经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并在规定期限内支付。但即便如此,这也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压工资”被法律允许。
通常,只要超过约定的工资支付日期未支付,就构成拖欠工资行为。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压工资情况,有权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工资,并可能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要求什么时候发工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