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
一、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级详细内容较多。
一级最为严重,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等情况。
二级标准涵盖重度智能损伤;三肢瘫肌力3级;偏瘫肌力≤2级等。
三级有精神病性症状致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者;重度癫痫;一侧全肺切除并胸廓成形术等。
四级包括中度智能损伤;单肢瘫肌力≤2级;中度运动障碍等。
五级有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失认等;四肢瘫肌力4级;一侧肺叶切除等。
六级如轻度智能损伤;三肢瘫肌力4级;单纯一拇指完全缺失等。
七级涉及不完全性失用、失写、失读等;偏瘫肌力4级;单手部分肌瘫肌力3级等。
八级有轻度运动障碍;单肢体瘫肌力4级;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等。
九级如癫痫轻度;四肢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等。
十级相对最轻,例如器官部分缺损,形态异常,无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或者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者,像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等。
具体标准应以官方正式文件《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为准,该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的法定依据。
二、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骨折
劳动能力鉴定中关于骨折的1-10级标准大致如下:
十级: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比如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术后,愈合良好且对肢体功能影响较小,基本能正常活动。
九级: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例如一些关节附近骨折,经过内固定治疗后,关节活动虽略有受限,但不影响基本生活与工作能力。
八级:四肢大关节之一关节内骨折导致创伤性关节炎,遗留轻度功能障碍。意味着骨折影响到关节内部结构,引发关节炎,对关节活动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七级:四肢大关节之一人工关节术后,基本能生活自理。表明因骨折严重而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恢复尚可,能完成基本生活事项。
六级:下肢骨折成角畸形>15°,并有肢体短缩4cm以上。骨折愈合后出现明显的畸形与肢体短缩,对行走等功能有较大影响。
五级:脊柱骨折后遗30°以上侧弯或后凸畸形,伴严重根性神经痛。脊柱骨折造成较大角度畸形,并伴有严重神经疼痛症状。
四级:双下肢长度相差5cm以上;严重骨盆骨折畸形愈合伴有尿道狭窄。涉及肢体长度明显差异以及骨盆骨折引发严重并发症。
三级:脊柱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肌力3级以下)。脊柱损伤严重,导致肢体瘫痪,肌力较差。
二级:一侧下肢高位截肢。肢体缺失程度严重。
一级:双侧膝关节以上缺失或无功能。属于极其严重的肢体残疾情况。
具体鉴定需严格依据专业的医学检查与评估,以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出具的结论为准。
三、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赔偿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后的赔偿标准根据不同伤残等级确定。
一级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
五级、六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五级伤残按月支付本人工资70%的伤残津贴,六级伤残为60%。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可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七级至十级伤残: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九级伤残为9个月,十级伤残为7个月。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以上是关于劳动能力鉴定标准1-10详细表是怎样的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