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开庭怎么核对证据
一、线上开庭怎么核对证据
线上开庭核对证据,需遵循特定流程与规范。
庭审前,当事人应按法院要求,将证据材料的电子文档或扫描件及时提交至指定平台或邮箱,确保对方当事人能够查阅。同时,自己要准备好清晰、完整的证据原件或原始载体,以备可能查验。
庭审中,法官会引导进行证据核对。通常先由举证方逐一举示证据,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目的等信息。随后,质证方发表质证意见,从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三方面进行审查判断。
对于真实性,要考量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等;关联性审查证据与待证事实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合法性则关注证据的收集方式、形式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线上核对证据时,各方需利用庭审系统的功能,如展示功能清晰呈现证据内容,交流功能准确表达意见。若对证据有疑问,可请求法官允许进一步说明或询问。
二、法院开庭几天可以补证据
关于开庭后补证据的问题,需依据具体情况判断。
在一审普通程序中,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延期举证。若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开庭时才发现新证据,该新证据若是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才发现,且不属于其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法院通常会组织质证。
对于二审程序,若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或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可在二审开庭时提交。
需明确,并非任何时候都能随意补证据。若逾期提交证据,法院可能不予采纳。若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法院应当采纳,但会对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所以,当事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法院要求,合理把握提交证据的时机,避免因逾期提交证据导致不利后果。
三、证据审理不开庭怎么办
在司法实践中,证据审理不开庭存在多种情形与应对方式。
若属于法律规定可以不开庭审理的案件类型,比如二审中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者理由,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这种情况下,法院会依据现有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判断。
若当事人认为应当开庭审理证据,可向法院提交书面申请,说明开庭审理证据对查明案件事实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阐述案件争议焦点复杂,不开庭难以对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有效审查等理由。
如果法院未经开庭审理证据作出判决,当事人认为该程序违法影响公正判决的,在一审判决后可依法提起上诉,将此作为上诉理由,请求上级法院审查一审程序合法性,要求对证据进行开庭审理以查明事实。上级法院经审查,若认定一审存在程序违法,可能会发回重审,指令一审法院开庭审理证据。
以上是关于线上开庭怎么核对证据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