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和非法集资区别
一、合同诈骗和非法集资区别
合同诈骗与非法集资存在多方面区别:
行为目的:合同诈骗主要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而非法集资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向社会公众募集资金,目的通常是非法筹集大量资金用于特定用途或个人挥霍等。
行为方式:合同诈骗侧重于在具体的合同交易中实施欺诈行为,往往有特定的合同相对方,围绕合同的签订与履行进行诈骗操作。非法集资则多通过公开宣传、承诺高额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公众广泛募集资金,手段更为多样化,如发售虚构的理财产品等。
侵害对象:合同诈骗侵害的主要是合同相对方的财产权益。非法集资侵害的是广大社会公众的财产安全,涉及人数众多,社会影响更为广泛和恶劣。
法律责任:二者在定罪量刑上也有所不同,合同诈骗根据诈骗数额等情节,依照《刑法》中合同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处罚;非法集资根据具体情形,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等罪名,分别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二、合同诈骗和贷款诈骗罪的区别
合同诈骗和贷款诈骗罪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犯罪客体不同。合同诈骗罪侵犯的是市场经济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其侧重于在各类合同交易活动中的诚信和财产关系;贷款诈骗罪主要侵犯的是金融机构的贷款管理制度和金融机构对信贷资金的所有权,聚焦于金融领域的贷款秩序。
二是行为对象有别。合同诈骗罪的行为对象是各类合同关系中的财物;贷款诈骗罪的行为对象特定为金融机构的贷款。
三是行为方式差异。合同诈骗罪通常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贷款诈骗罪主要表现为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证明文件等手段来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四是主体范围不同。合同诈骗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和单位;贷款诈骗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在司法实践中,准确区分二者对于正确定罪量刑至关重要。
三、合同诈骗和贷款诈骗哪个严重
合同诈骗和贷款诈骗的严重程度需从多方面来分析,不能简单一概而论。
从法定刑来看,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若诈骗数额相当,贷款诈骗可能因涉及金融领域,对经济秩序影响较大,受到更严厉惩处。但具体哪个更严重,还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如诈骗手段、造成的损失后果、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定。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和非法集资区别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