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后可以撤案吗
一、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后可以撤案吗
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后,通常情况下不能随意撤案。
从法律规定层面看,刑事案件一旦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就不再仅仅是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私了范畴,它涉及到国家对犯罪行为的追诉权。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公诉权,其职责是依据事实和法律,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提起公诉进行审查判断。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形。如果是自诉案件,在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自诉人可以撤回起诉,检察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对于公诉案件,若经审查发现存在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检察院会作出不起诉决定,这种情况下案件实质等同于撤案。
总之,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后能否撤案要严格依据法律规定及具体案件情况来判断,并非被害人或犯罪嫌疑人一方能够随意决定。
二、刑事案件5—10年能保事出来吗
刑事案件可能判处5至10年有期徒刑的,能否取保候审,需依据具体情形判断。
取保候审有相应法定条件,首先,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有机会取保候审。其次,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也可取保候审。这里的“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需综合考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性质、情节、认罪态度、悔罪表现,以及可能对社会秩序、被害人造成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
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同样可以取保候审。
对于可能判处5至10年有期徒刑的案件,如果符合上述法定条件,就有取保候审的可能;若不符合,则无法取保候审。实践中,办案机关会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和案件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决定。
三、帮有刑事案件的人消除案底违法吗
帮有刑事案件的人消除案底是违法的。案底是指犯罪记录,依法被保存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的相关数据库内。
从法律规定来看,犯罪记录的保存与管理有着严格的规范和流程。任何未经法定程序擅自篡改、删除犯罪记录的行为,都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这不仅破坏了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也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从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而言,实施此类行为的人可能涉嫌滥用职权罪、徇私舞弊罪等罪名,如果是通过贿赂等手段达成消除案底目的,相关人员还可能涉嫌行贿罪、受贿罪等。
并且,案底作为对犯罪行为的客观记录,是维护社会法治秩序的重要依据。随意消除案底会使这一重要法律信息丧失其应有的作用,影响司法机关对犯罪情况的准确统计和分析,不利于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总之,帮人消除案底绝不可为,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以上是关于刑事案件移交检察院后可以撤案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