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不应准许的情形有哪些?
一、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不应准许的情形有哪些?
若上诉人欲在二审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宣告之前提出撤回上诉的申请,需根据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去确定是否获准许。然而,在第二审程序之中,当当事人提出撤回上诉的请求时,如果人民法院经过仔细审查后发现一审判决确实存在错误,或者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串通行为,从而对国家、集体以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那么这样的情况下,撤回上诉的申请将不会被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宣告前,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
二、再审申请书按二审的上诉状写吗
再审申请书不能简单地按照二审上诉状来写,二者存在明显区别:
其一,适用阶段不同。上诉状是在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在法定上诉期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时使用;而再审申请书是在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后,当事人认为存在法定再审事由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再审的文书。
其二,事实与理由侧重点不同。上诉状主要围绕一审判决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以及审判程序等方面存在的错误展开论述;再审申请书除了对原生效裁判的上述问题进行阐述外,还需明确指出符合法定的再审事由,如原裁判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原裁判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等。
其三,格式要求有差异。再审申请书需在首部明确表明是再审申请,并详细说明申请再审的生效裁判文书案号等信息,在内容上对再审请求、事实与理由等表述要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总之,撰写再审申请书应严格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要求,不能简单参照二审上诉状的写法。
三、再审改判后还能上诉吗
再审改判后能否上诉,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 若是按照一审程序进行再审并作出改判的,当事人可以上诉。因为按照一审程序再审后作出的裁判,其效力等同于一审判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若是按照二审程序进行再审并作出改判的,当事人不能上诉。因为按照二审程序再审后作出的裁判是终审裁判,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若认为该裁判确有错误,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或者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但不能再通过上诉的方式寻求救济。
总之,再审改判后是否能上诉取决于再审所适用的程序,不同程序有不同的法律规定和救济途径。
以上是关于在第二审程序中,当事人申请撤回上诉不应准许的情形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