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签合同工资不给怎么办
一、没签合同工资不给怎么办
未签订合同且工资未支付,劳动者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
- 收集证据:虽然没有签订合同,但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情况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聊天记录、工资发放转账记录、同事证言等。这些证据是维权的基础。
- 与单位协商:直接与用人单位沟通,明确表达支付工资的诉求,并指出未签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协商时可保留聊天记录或通话录音。
-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携带收集好的证据,到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会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若情况属实,会责令其支付工资。
- 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和投诉无法解决,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除要求支付工资外,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提起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借助司法力量维护自身权益。
二、劳动法工人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法本身未明确规定具体的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当地就业者及其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职工平均工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大,所以最低工资标准存在明显不同。通常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低于,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足差额,还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三、没签合同拖欠工资怎么算
没签合同拖欠工资,计算方式如下:
- 工资数额: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若没有明确约定,可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 支付时间:根据法律规定,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如未按此规定支付,则属于拖欠工资。
- 未签合同双倍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计算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可收集考勤记录、工作证、聊天记录等证据,与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劳动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权。
以上是关于没签合同工资不给怎么办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