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虚假诉讼诈骗怎么定罪
一、通过虚假诉讼诈骗怎么定罪
通过虚假诉讼进行诈骗,可能涉及虚假诉讼罪与诈骗罪,具体定罪需依案件实际情况判断。
若行为符合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根据刑法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该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罚。
若行为同时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当行为既构成虚假诉讼罪又构成诈骗罪时,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司法实践中,需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故意、行为手段、造成的后果等多方面因素,准确认定罪名与量刑。
二、经济诈骗案件判刑标准
经济诈骗案件包含多种罪名,不同罪名判刑标准有别。以常见的诈骗罪为例: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一般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常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五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合同诈骗罪中,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集资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具体量刑会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包括犯罪手段、退赃退赔情况、是否有自首立功等情节综合判定。
三、诈骗案在调查中可以转移财产吗
诈骗案在调查期间不可以转移财产。这一行为存在诸多法律风险且严重违法。
首先,从刑事诉讼角度看,犯罪嫌疑人转移财产属于逃避法律责任追究的行为。若有证据证明其为逃避退赔、执行等目的而转移财产,该行为可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进一步体现,会加重对其犯罪情节的认定,量刑时也会予以考虑。
其次,从民事层面讲,被害人有权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嫌疑人返还诈骗所得及赔偿损失。若犯罪嫌疑人转移财产,会导致被害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实现。法院有权责令其追回被转移财产,若无法追回,犯罪嫌疑人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再者,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司法程序进行中恶意转移财产,可被认定为妨害司法秩序行为,法院可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更严厉刑事处罚。总之,诈骗案调查期间转移财产是不可为且严重违法的行为。
以上是关于通过虚假诉讼诈骗怎么定罪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