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伤残鉴定标准全文
一、道路交通伤残鉴定标准全文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评定原则
应以人体伤后治疗效果为依据,结合受伤当时的伤情,实事求是地评定。
评定时机
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
伤残等级划分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10级(10%),每级相差10%。
具体评定标准
涵盖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头面部损伤,脊柱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盆部损伤,会阴部损伤,肢体损伤,皮肤损伤等多个方面。不同部位的损伤,依据其对功能、外观等影响程度,制定了详细的量化评定指标。例如,肢体损伤中,一侧肢体缺失程度、关节活动度受限情况等对应不同伤残等级;颅脑损伤中,根据神经功能障碍、智能减退等程度进行评定。通过这些细致标准,为准确判断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提供依据。
二、如何审请伤残鉴定
申请伤残鉴定,不同情形下流程有别。
若是因工伤导致伤残,通常先由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认定为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若是交通事故等民事侵权导致的伤残,一般在治疗终结后,伤者可自行委托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鉴定,或者在向法院起诉后,由法院指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当事人需携带完整的病历资料、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前往鉴定机构,配合鉴定人员进行检查、评估,以确定伤残等级。
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务必确保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严格遵循鉴定机构的要求和程序,以保障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手指神经损伤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手指神经损伤评定十级伤残,通常需符合以下标准:
一是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比如因手指神经损伤,在进行一些较为精细、常规的手部操作时,像系扣子、拿取小物件等动作受到阻碍,影响了日常生活的部分功能。
二是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在从事原本工作时,若工作对手指灵活性、感觉功能要求较高,手指神经损伤导致无法像以往一样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致使工作效率降低;在学习过程中,书写、操作实验器材等学习活动也受到明显影响。
三是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在社交场合中,因手指神经损伤可能无法自然地完成一些社交动作,如握手等,或者因手指感觉异常而产生心理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不过,具体的伤残鉴定需由专业的鉴定机构依据详细的诊断资料、临床检查以及实际功能影响情况等,按照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来综合判定。
以上是关于道路交通伤残鉴定标准全文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