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两年后还能强制执行吗
一、判决两年后还能强制执行吗
法院判定时若超两年仍可提请强制执行。
针对被执行人无动于衷的情形,将执行以下步骤:
1、法律赋予的民事判决和裁定,应得到遵守。
如有一方拒绝履行,对方可向法院申请执行,或由法官移交执行员处理;
2、如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行事且未如实报告财产状况,法院可根据情节轻重对其实施罚款、拘留等处罚;
3、被执行人若持续不履行义务,法院有权采取限令其不得离境、通报诚信体系记录、公开失信信息等措施。
若判决已生效且被告没有在规定期限内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二、判决后强制执行有时间吗
对判决的强制执行具有两年期限的要求。
依据我国相关规定,被申请人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该申请须在特定时间段内提出。
若超出这一期限,则意味着失去通过申请强制执行来实现其实体权利的机会。
因而,逾期申请法院将不予受理。
三、判决后强制执行也无力偿还怎么办
执行过后,如果借债人还付不起欠款,那么建议债权人赶紧去法院提出申请,试试看能不能采用些别的方式来强制执行。要是那个借债人明显就是在躲债,那法院就会考虑采取拘留之类的强制手段了。但是得了解清楚,只是付不出钱是不会直接让人陷入拘留境地的哦。当法院做出判决或者裁定时,倘若借债人没按照判决或者裁定去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的请求。在这个强制执行的过程里,法院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追讨债务,比如查封、扣押、拍卖财产等等。如果用尽了这些办法之后,借债人还是无法偿还欠款的话,那么债权人就可以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请,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执行措施可用。
以上是关于判决两年后还能强制执行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