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怎么样可以提前结束

2025-07-09 18:21:44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怎么样可以提前结束?取保候审提前结束有被解除和被撤销两种情形。被解除是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公检法应及时解除并通知相关方;被撤销是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可能面临多种处理,此时取保候审提前结束。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怎么样可以提前结束

   取保候审提前结束有两种情形,分别是被解除和被撤销。

   被解除取保候审,是指发现被取保候审人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若在侦查、审查起诉或者审判阶段,发现被取保候审人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时需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

   被撤销取保候审,则是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等。若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且根据不同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此时,取保候审会提前结束。

   二、取保候审专用佩戴手环有用吗

   取保候审专用佩戴手环具有一定作用。

   其一,有助于监管执行。司法机关可通过手环实时掌握被取保候审人的位置信息,确保其遵守取保候审规定,如未经批准不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一旦被取保候审人超出规定活动范围,手环能及时发出警报,监管人员可迅速采取措施,保证诉讼程序顺利进行。

   其二,保障社会安全。对于可能存在社会危险性的被取保候审人,手环能让司法机关持续了解其行踪和活动轨迹。若发现异常行为,可及时介入,防止其再次实施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社会公众安全。

   其三,体现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优势。相比羁押措施,使用手环进行监管既保证了被取保候审人的一定自由,又能有效监管,降低了看守所的羁押压力,符合司法人性化和节约司法资源的理念。

   不过,手环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信号可能受到干扰等。但总体而言,它在取保候审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三、解除取保候审没有撤案怎么办

   解除取保候审但未撤案,可从以下方面处理:

   第一,与办案机关沟通。向具体负责案件的公安机关、检察院了解未撤案原因。可能是证据收集尚需时间,或案件存在特殊情况需进一步侦查。通过沟通,能明确后续程序安排,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申请法律监督。若认为解除取保候审后继续保留案件不合理,可向检察机关申请法律监督。检察机关有监督侦查活动合法性的职责,会对案件情况进行审查,判断是否存在违法办案等情形。

   第三,配合调查。即便取保候审已解除,仍要保持配合态度。若办案机关有进一步调查需求,如补充证据、询问情况等,应如实提供信息。

   第四,关注案件进展。定期与办案机关联系,了解案件动态。这有助于及时掌握案件走向,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若长时间无进展,也可通过合法途径推动案件处理。

   在整个过程中,若自身法律知识不足,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准确法律建议。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怎么样可以提前结束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