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批准逮捕是取保候审吗
一、不批准逮捕是取保候审吗
不批准逮捕并不等同于取保候审。
不批准逮捕是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后,认为不符合逮捕条件所作出的决定。其原因可能包括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虽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但可能被判处徒刑以下刑罚,或没有逮捕必要等。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
当检察机关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之后,根据案件情况,可能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也就是说,不批准逮捕后,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取保候审,但不是必然会被取保候审,也可能采取其他措施,或者因证据不足等原因终止侦查。
二、取保候审怎么样才会缓刑
取保候审与缓刑是两个不同概念,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缓刑是刑罚执行方式。取保候审后满足一定条件可能被判处缓刑。
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可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是犯罪情节较轻;二是有悔罪表现;三是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是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司法实践中,要争取缓刑,嫌疑人需主动认罪悔罪,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积极退赃退赔,弥补被害人损失,达成谅解协议。同时,若存在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如自首、立功等,应积极向司法机关说明。还可通过律师提交材料、发表辩护意见,阐述符合缓刑条件的理由。
不过,即使符合上述条件,最终是否判处缓刑仍由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三、取保候审公作不发工资吗
取保候审期间,用人单位是否发放工资需分情况来看。
如果被取保候审的员工涉嫌犯罪但最终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在取保候审期间,单位应参照正常出勤情况发放工资。因为员工虽处于取保候审状态,但尚未被认定有罪,其劳动权益依然受法律保护,有权获得相应劳动报酬。
若员工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无需再支付工资。不过若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可按劳动合同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处理工资发放事宜。
所以,取保候审期间发不发工资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员工最终是否被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单位的处理方式。若遇到纠纷,员工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不批准逮捕是取保候审吗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