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二审后可以改判吗
一、行政诉讼二审后可以改判吗
行政诉讼二审可以改判。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进行审理后,按不同情形处理。
若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法规错误,二审法院会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比如一审法院在适用法律条款时出现错误,导致判决结果有误,二审法院审查后会予以纠正并改判。
若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审法院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像一审时关键证据未被充分审查,二审法院通过进一步调查核实,在查清事实基础上直接改判。
不过,若原审判决遗漏了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二审法院通常会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而非直接改判。
总之,行政诉讼二审存在改判的可能性,具体要结合案件事实、证据以及法律适用等多方面因素,由二审法院依法作出判断和处理。
二、行政诉讼二审改判了怎么办
行政诉讼二审改判后,当事人可按以下情形处理:
1.接受改判结果:若改判结果符合自身诉求,当事人应积极履行改判内容。若对方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准备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等材料,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存款等执行措施。
2.不接受改判结果:若认为改判存在事实认定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或程序违法等问题,可申请再审。当事人需在法定期限内,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书,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阐明再审理由和依据。法院会对再审申请进行审查,符合再审条件的,将裁定再审。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当事人都应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操作,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要及时关注案件进展,配合法院工作。
三、行政诉讼胜诉会追究什么责任
行政诉讼胜诉后,可能追究的责任包括以下几方面:
-行政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若行政行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行政机关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方式有支付赔偿金、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例如违法查封企业导致财产损坏,要赔偿修复费用或财产价值损失。
-行政处分责任:对于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会给予行政处分,像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如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导致行政相对人受损,就可能受到相应处分。
-刑事责任: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若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比如在行政许可、处罚过程中,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等行为,触犯刑法,会被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纠正行政行为:法院会判决行政机关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或撤销违法行政行为,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按照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以上是关于行政诉讼二审后可以改判吗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