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减除工资怎么发
一、劳动法减除工资怎么发
劳动法规定,在不同情形下工资发放情况不同。
正常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若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每月扣除部分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因经济性裁员、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等,除支付正常工资外,还需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
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或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同时支付正常工资。
劳动者主动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按其实际工作天数支付工资。
二、劳动法双倍工资是怎么
劳动法中的双倍工资,主要指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需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
其一,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此规定旨在督促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比如,劳动者入职三个月,单位一直未签合同,除正常工资外,单位还需额外支付两个月的双倍工资。
其二,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劳动者职业稳定有重要意义,若单位应签而不签,需承担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需注意,双倍工资有仲裁时效限制,劳动者应及时主张权利。同时,计算双倍工资时,基数一般按照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的应发工资确定。
三、取保候审每月工资多少
取保候审本身并不涉及每月工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被取保候审人通常处于等待司法程序推进的状态。
工资是基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产生。若被取保候审人仍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且正常工作,其工资按照劳动合同约定以及单位薪酬制度来发放。若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无法正常工作,单位是否支付工资及支付标准需依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确定。
若因涉嫌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但最终证明其无罪,根据《国家赔偿法》,可获得相应的国家赔偿,赔偿计算涉及日平均工资标准,但这并非取保候审期间的“工资”。总之,取保候审和工资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工资情况取决于劳动者与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等因素。
以上是关于劳动法减除工资怎么发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