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要求
一、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要求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可取保候审: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申请取保候审,一般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决定是否准许取保候审。
二、取保候审失控有什么责任
取保候审失控时,不同主体需承担不同责任:
- 被取保候审人:若违反规定导致取保候审失控,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被取保候审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 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致使被取保候审人脱逃等情况发生,对保证人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相关规定,若保证人协助被取保候审人逃匿,或者明知其藏匿地点但拒绝向司法机关提供,可能被追究窝藏、包庇罪等刑事责任。
- 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若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行为导致取保候审失控,要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达到什么条件能取保候审
根据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条件能取保候审:
1.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这类刑罚相对较轻,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险性通常较小,可考虑取保候审。
2.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判断是否具有社会危险性,需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嫌疑人、被告人平时表现,认罪悔罪态度等因素。
3.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出于人道主义及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在符合条件下可取保候审。
4.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当法定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侦查、审查起诉或审判未结束,可对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
申请取保候审,需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向司法机关提出,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准许。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条件有哪些要求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