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贩拒捕威胁犯罪怎么判
一、毒贩拒捕威胁犯罪怎么判
毒贩拒捕并威胁他人的行为涉及多个罪名,量刑需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毒贩本身实施毒品犯罪,依据《刑法》规定,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毒品犯罪量刑不同。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毒贩拒捕的行为,可能构成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若在拒捕过程中使用暴力致执法人员重伤、死亡,会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毒贩威胁他人,若威胁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司法实践中,会对毒贩的多个犯罪行为进行数罪并罚,依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作出判决。
二、走私贩毒属于刑事犯罪吗
走私、贩毒均属于刑事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毒品的管理制度和人民的生命健康。犯罪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是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毒品而走私、贩卖。
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行为,依据不同情形有相应的量刑标准。例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可见,走私贩毒在我国被明确认定为刑事犯罪,并且法律对这类犯罪持严厉打击态度。
三、毒贩法院无罪释放怎么判
若毒贩经法院审理后被无罪释放,意味着法院认定其不构成犯罪,不存在后续“怎么判”的问题。
法院作出无罪释放的判决,通常是基于案件证据不足或犯罪事实不成立。依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时若证据无法形成完整证据链,不能排除合理怀疑地证明被告人有罪,就应作出无罪判决。
如果是因证据不足而无罪释放,后续若有新证据足以证明毒贩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可重新提起公诉,法院会重新审理并依据法律和证据进行判决。对于毒品犯罪,我国法律量刑较为严格,涉及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追究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量刑会根据毒品数量、犯罪情节等因素确定,严重的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以上是关于毒贩拒捕威胁犯罪怎么判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