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后对方撤案怎么处理

2025-07-18 07:00:29 法律知识 0
  肇事逃逸后对方撤案怎么处理?肇事逃逸是违法行为,不能因对方撤案随意销案。未构成犯罪的,虽民事和解,交警仍会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刑事程序通常继续,但谅解书可从轻量刑。逃逸者应配合调查、担责并争取谅解。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肇事逃逸后对方撤案怎么处理

   肇事逃逸属于违法行为,即便对方撤案,也不能随意撤销案件。具体处理要区分不同情况。

   如果肇事逃逸未构成犯罪,属于行政处罚范畴。虽然受害者撤案表明双方就民事赔偿部分达成和解,但交警部门仍会根据实际情况追究逃逸者的行政责任,可能会对逃逸者处以罚款、拘留、吊销驾驶证等处罚。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即便对方撤案,刑事诉讼程序通常也会继续进行。因为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受害人的权益,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和法律秩序。不过,受害者撤案并出具谅解书,在法院量刑时,可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

   逃逸者应积极配合交警部门的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行为,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与受害者妥善协商民事赔偿事宜,争取获得对方谅解,以降低法律后果的严重程度。

   二、肇事逃逸双方和解怎么赔付的

   肇事逃逸双方和解赔付需遵循一定原则与方式。

   首先,确定赔偿项目。一般包括医疗费,按实际产生的医疗费用计算,要有医院的相关票据。误工费,根据受害人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依据护理人员的收入和护理期限来算。交通费,以正式票据为凭。若造成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等。若导致受害人死亡,还涉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

   其次,明确责任比例。即便双方和解,也需确定肇事方责任大小。逃逸通常使肇事方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按此比例计算赔偿金额。

   再者,协商赔偿金额。双方基于上述赔偿项目和责任比例进行协商。受害人可提出合理诉求,肇事方也可根据自身情况与承受能力和对方沟通。协商过程应保证公平、自愿,避免一方受胁迫。

   最后,达成和解协议。确定赔偿金额后,双方签订书面和解协议,明确赔偿金额、支付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以保障双方权益。

   三、肇事逃逸司机不承认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司机不承认,并不影响对其的处罚判定。交通管理部门会通过多种方式收集证据,认定逃逸事实。

   若有监控录像、证人证言、车辆痕迹鉴定等证据足以证明肇事逃逸行为,即使司机不承认,也可认定其肇事逃逸。根据相关法律,肇事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如造成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逃逸情形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在司法实践中,司机不承认逃逸,会增加调查的时间和难度,但只要证据链完整,依然会依法对其进行处罚。

   以上是关于肇事逃逸后对方撤案怎么处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