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约定仲裁该怎么仲裁
一、合同约定仲裁该怎么仲裁
若合同约定仲裁,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确定仲裁机构。依据合同仲裁条款,明确具体负责仲裁的机构。仔细审查合同约定,看是否对仲裁机构有清晰指向,若约定不明或存在争议,需通过协商等合法途径确定。
第二步,准备仲裁申请材料。通常需准备仲裁申请书,详细写明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信息、仲裁请求、事实与理由;提交合同文本及相关证据材料,证据要能支持自身主张。材料应确保真实、完整。
第三步,提交申请。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至选定的仲裁机构。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会对材料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第四步,选定仲裁员。仲裁机构会提供仲裁员名册,双方按规定程序选定仲裁员组成仲裁庭。仲裁员应具备相应专业能力和公正性。
第五步,参加仲裁庭审。双方按通知时间、地点参加庭审,在庭审中陈述观点、出示证据、进行辩论。要遵守仲裁庭纪律,维护庭审秩序。
第六步,等待裁决结果。仲裁庭经审理后作出裁决,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履行。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仲裁决定有法律效力吗
仲裁决定具有法律效力。仲裁作为一种解决争议的重要方式,其裁决结果具有法律约束力。
一方面,仲裁裁决对当事人具有拘束力。双方当事人都需履行裁决所确定的义务,不得随意反悔或不执行。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一方面,仲裁裁决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排除法院重复管辖的效力。通常情况下,就同一争议事项,仲裁裁决作出后,当事人不能再向法院起诉。
不过,仲裁裁决也并非绝对不可推翻。如果存在法定情形,比如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仲裁员有索贿受贿等行为、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等,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法院经审查属实,会依法作出撤销裁决的裁定。总之,仲裁决定一般具有法律效力,但在特定法定条件下可能面临被撤销的情况。
三、仲裁与仲裁调解一样吗
仲裁与仲裁调解不一样。
仲裁是指纠纷当事人根据他们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给仲裁机构,由仲裁机构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仲裁调解则是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机构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促使双方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和解协议。仲裁调解更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意愿和协商,调解成功后,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或根据协议结果制作裁决书。
二者区别主要体现在:首先,性质不同,仲裁是一种裁决纠纷的方式,仲裁调解是促成和解的过程。其次,结果形成不同,仲裁由仲裁员依职权和法律作出裁决;仲裁调解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最后,灵活性方面,仲裁需遵循既定程序和规则;仲裁调解更具灵活性,当事人可自由协商解决方案。
以上是关于合同约定仲裁该怎么仲裁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