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调解

2025-07-29 21:40:52 法律知识 0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调解?取保候审期间的调解适用于特定案件,犯罪嫌疑人等要积极悔罪获谅解。双方可自行或在公检法主持下调解,遵循自愿合法原则。达成协议后书面明确权利义务,履行后司法机关综合考量从轻处罚。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调解

   取保候审期间的调解,通常适用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因民间纠纷引起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财产犯罪案件,以及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积极表明悔罪态度,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谅解,以推动调解工作。其次,双方可自行协商调解方案,也可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部门的主持下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要遵循自愿、合法原则,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

   达成调解协议后,应制作书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赔偿数额、履行方式和期限等内容。当事人需按协议约定履行,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履行赔偿义务,被害人应出具谅解书。司法机关会根据调解情况,结合案件具体情节,综合考量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轻处罚,包括不起诉、从轻量刑或适用缓刑等。

   二、替人销赃能取保候审吗

   替人销赃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取保候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能取保候审。比如替人销赃数额较小、情节轻微,可能面临此类刑罚的情况。

   若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也可取保候审。例如犯罪嫌疑人平时表现良好,与案件相关人员无串供可能,不会干扰证人作证,对社会不存在危害。

   此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以及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也可以取保候审。

   不过,最终能否取保候审,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可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后作出决定。

   三、两样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涉嫌两项罪名仍有可能取保候审,但需符合法定条件。根据法律规定,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一是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二是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三是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四是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不过,决定机关会综合考量案件具体情况。若两项罪名性质严重、情节恶劣,或嫌疑人存在串供、毁灭证据、再犯等较大社会危险性,通常难以取保候审。在判断能否取保候审时,要结合犯罪事实、情节、嫌疑人悔罪表现等因素。嫌疑人或其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可依法提出申请,并说明符合条件的理由,由办案机关审查决定。

   以上是关于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调解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