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赔偿责任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机动车赔偿责任法律规定有哪些
1.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 当事人之间已经以买卖等方式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转移登记,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3. 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4. 盗窃、抢劫或者抢夺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盗窃人、抢劫人或者抢夺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二、机动车在人行道行驶会被处罚吗
机动车在人行道行驶会被处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应当在规定车道行驶。人行道是供行人通行的专用道路,机动车闯入属于违法行为。
处罚依据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条,可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具体罚款金额会因地区、情节等因素有所不同。
比如,在一些城市可能会依据当地实施办法,对于在人行道行驶的机动车,根据情节轻重,除了罚款外,还可能会扣除相应的驾驶证分数。
此外,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交通规则,还严重威胁行人安全,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机动车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规定车道安全行驶。
三、机动车事故赔偿范围和金额多少
机动车事故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失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伤残情况)、死亡赔偿金(致人死亡情形)等。医疗费以实际支出为准;误工费根据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按护理级别和时长计算;交通费凭票据;营养费依医嘱和伤情酌定;残疾赔偿金和死亡赔偿金按照相关统计数据和标准计算。
财产损失赔偿包括车辆修理费、施救费、车载物品损失费等,以实际损失为依据。
赔偿金额需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确定。比如,伤情轻重决定人身损害赔偿各项数额;车辆损坏程度及其他财产损失情况决定财产损失赔偿金额。没有固定统一的赔偿金额,要综合事故责任划分、实际损失等因素精准计算。
以上是关于机动车赔偿责任法律规定有哪些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