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欣扎根基层18年调解小纠纷成就大事业

2025-08-27 16:06:30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张霞 通讯员郭月 刘颉 丛蓉)现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高庄法律服务所党支部书记、主任王其欣,扎根基层十八年,始终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围绕乡村振兴法治需要,为基层百姓提供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法律服务。他宣讲法治,沟通民情,积极化解矛盾纠纷,为党委政府分忧,为基层群众解难,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执业多年来,他先后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大排查、早调解、护稳定、迎国庆专项活动表现突出个人”“山东省十大法治人物”“山东省人民调解专家”“全省优秀人民调解员”“山东青年五四奖章”“新时代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七心”工作法解民忧

  王其欣是一位一心为民的人民调解员,把控问题有尺度,小细节彰显大道义。在工作中,王其欣充分发挥知法律、懂民情、善调解的优势,全面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及信访案件化解工作。

  多年来,他通过热心服务、耐心倾听、细心沟通、诚心解难等“七心”工作法,成功调解婚姻家庭、土地承包、相邻关系、人身损害赔偿等各类矛盾纠纷5000余件。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多年来他热情不减,在调解案件过程中,他总是带着温度为群众服务,设身处地为双方考虑,依法依规调解结案,既坚守法律的底线,又顺应人情的需要,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调解成功的案件无一例反悔、无一例上访、无一例民转刑。现在,“有纠纷,找其欣”已经成为广大村民的共识。

  “定制式”普法惠民生

  王其欣是一位义务的普法宣传员,普法里程数十万公里,受众三十万余人。在日常工作中,王其欣深刻认识到,许多矛盾纠纷大多源于村民不懂法。结合基层实际情况,王其欣带领团队做起了义务普法工作。要调动群众学法积极性,不但时间、场合要“接地气”,形式和内容更要“量身定制”。针对农村老年人,他联合庄户剧团编排了“法治小戏”,将赡养、继承、婚姻家庭、警惕集资诈骗等法律知识融入其中;为方便年轻人学法用法,开设了“其欣说法”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典型案例,随时解答法律咨询。

  从“田间地头法治课”到“指尖普法”,从“法律赶大集”到“普法小夜校”,王其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法,效果越来越好。开展“定制式”上门普法以来,他义务开展普法讲座1000余场,受益群众30万人次。

  服务法治乡村显担当

  针对服务群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王其欣不断梳理总结、调研论证,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措施建议。2016年9月,在他的建言献策下,高庄街道党委政府出台文件,依托高庄法律服务所成立莱芜第一家农村合同监管及项目竞标服务中心,村级无法进入规范招标程序的土地承包、租赁、流转等,在该中心进行公开竞标。

  王其欣带领团队对街道各村居的经济合同全面开展法制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签订,将农村各类经济活动由“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防范”,有效预防了合同因不合法、不规范、欠缺必要条款等引起的矛盾纠纷。截至目前,高庄法律服务所备案合同8343件,主持项目竞标1543件,帮助修改合同7864件,提出法律意见 13489件,有利推动了法治乡村建设,维护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从“你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你能干啥”的质疑,到现在“有纠纷,找其欣”的认可,十多年来他热情不减。他总说,干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就是小事大业,平时鸡毛蒜皮,但是你真正给大家化解好了,那么理顺的是民心民意,密切的是党群关系,构建的是社会和谐。虽然干了一些小事情,但是我认为这是一份大事业!

  在工作实践中,王其欣创新探索“普法调解678”工作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周六周日、八小时以外的时间调解、普法,脚沾泥土,扎根人民,捍卫天理公道,守护社会良心,昭示法律温情,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力维护着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