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文明的云梦千年对话

2025-09-11 12:05:03 法治新闻 0
  楚有章华台,遥遥云梦泽。历代文人笔下的云梦水天一色,物产富饶,时至今日,这个湖北中部的县城更因秦律竹简的发现而享誉全国。

  1975年的一个冬天,考古人员从睡虎地秦墓出土了1155枚秦代竹简。墓主人“喜”不会想到的是,当年自己用竹简一笔一画记载的秦法律制度、经济、文化等内容,会在2000多年后震惊世界。竹简中记录的法典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里面有关“见义勇为”“保护鸟类”禁止“撬门溜锁”等内容,一改过往人们对秦律“残暴”的印象,用史料印证了秦律的严明与温情。

  2023年1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梦县博物馆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

  简述历史,牍懂中国。今天,在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秦律18种表明,早在2200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简牍中蕴含的丰富治国理政智慧和深邃的法治思想,抵御了漫长岁月。这些内容已融入今天的治理实践,对全面依法治国依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云梦县博物馆 18000 平方米的空间为古今法治文明架起了桥梁 ——在这里,“中华第一长文觚”上的墨迹穿越千年,中国第一封家书“黑夫家书”记载着战争与亲情,睡虎地秦简上的 2.8 万字律法条文正通过文物魔墙、沉浸式体验厅,让冰冷的法条化作可触摸的历史。

  进入新时代,经过一批批专家的深入研究,秦竹简中蕴藏的文化密码被不断破译,秦律智慧不断破圈。云梦县打造的 “睡虎地法治大讲堂”,让秦律中的 “明法壹刑”“事皆有法”走进机关、校园、社区。走在云梦县城,公园里的竹简造型灯柱刻着秦律名言,广场上的青铜雕塑演绎着“黑夫家书”的温情与法意。孩子的研学课堂上,穿上汉服诵读秦简。原来2000年前的法治智慧,早已融入现代生活的肌理。

  从高冷的文物到鲜活的文化符号,今天的云梦正在书写传统法治文化的现代篇章。依托非遗传承人和秦简爱好者,云梦创新文旅融合,推动传统法治文化焕新出彩,研发镇尺、茶具、秦简书法等文创产品,共建孝感简牍文创基地。大型楚剧《秦简颂》用楚调汉腔唱响律法精神,皮影戏《秦律案中案》让古老律条跃动着戏剧张力,而秦简书法茶具、“墨舞秦简”舞蹈则让法治文化变得可感可触。每年10 万余名学生走进这里,在秦简课堂上触摸历史的温度,在“校地合作” 的研学中,让“法治”的种子在青春里发芽。

  今年11月,中国法学会法治文化研究会与湖北省法学会将在云梦共同举办“探寻中华法系之源,解码法治文明基因”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奋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久,实景呈现的秦简主题公园将在这方热土拔地而起。

  从“简牍之乡”到“法的圣地”,千年律条与新时代法治精神遥相呼应,云梦秦简的出土,再次证明了中华法文化对东方世界的长期滋养;今天,“两个结合”交映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正以更加丰富的法治文化,真正傲然自立于世界法治文明之林。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