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天峨县法学会与综治中心协作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强基固本,加强自身建设
天峨县法学会践行忠勇慎勤,全力做好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开展法治宣传、培养法治人才、加强法学会自身建设等工作,更好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人才库”作用,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服务和法治保障。
为主动适应化解矛盾纠纷需要,天峨县法学会健全完善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县、乡、村三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主动探索“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路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讨说法、解难题”,不再需要“多头跑、反复找”。
今年6月25日,天峨县法学会聚焦场所设置、部门入驻、运行机制、督办落实、信息化建设“五个规范化”的天峨县综治中心正式启用,县法学会10名法学咨询专家随即入驻,协同对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
同频共振,优化营商环境
“感谢党委、政府及时安排法学会、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为我们排忧解难,现在我们企业已经恢复生产了。”天峨县山和矿业有限公司代表人感谢道。
2020年9月,天峨县山和矿业有限公司通过支付债务取得八腊乡甘洞村某处矿权开采权,但因原公司与群众、该公司签订的分红、矿权协议存在矛盾,导致三方产生经济利益纠纷,山和矿业有限公司矿产开发被迫停止,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天峨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率县法学会、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到八腊乡甘洞村了解情况,并组织风险研判、指出化解方向、落实化解措施、明确办结时限。随后,由八腊乡牵头,县法学会、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甘洞村组成调处工作小组,分赴纠纷点进行勘查、到群众家中核实情况、向当事人释法说理。经过4次“面对面”沟通引导、18次电话普法教育和政策引导、3次起草协议书、4次修改协议书,最终,当事人签订协议书,山和矿业有限公司依法向群众黄某支付租用林地资金10万元,8月31日公司恢复生产。
针对群众上门走访以及电话、信件、网络等渠道反映的矛盾纠纷,天峨县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线上工作人员通过110非警务警情、法院诉前调解等途径流转,并经上级交办,对于有关单位报告的矛盾纠纷,由其统一登记受理;线下工作人员则以“屯”为基本单元格,对矛盾纠纷、信访事项、涉法涉诉矛盾、重点人群开展全方位排查,严防风险落地形成现实危害。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和人员,天峨县采取全部登记造册、建立台账、研判风险等级等应对措施,严防脱管漏管、出现盲区。针对不同的矛盾风险、重点群体,天峨县整合综治中心和群防群治力量强化分析研判、灵活运用方式方法、因案(人)施策,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不唯程序性办结,避免风险外溢上行。
今年1月至8月,天峨县综治中心、县法学会高效协同配合,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41件,为群众协调筹措诉求资金400余万元,为企业协调落实工程资金1500余万元。
服务大局,贡献智慧力量
为实现科技赋能,天峨县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空间地理信息等现代科技与县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安装摄像头1508个,实现城乡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和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无遗漏、重点行业部门全覆盖,打造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化县域治理新模式,通过对网格的巡查,及早发现社会隐患并予以处置。
今年3月初,天峨县在对辖区快递业进行日常执法检查时,发现一家快递公司的包裹存在异常,经开箱查验,内藏标有与“悦刻”“飞雾”等品牌外形相似的电子烟,数量及价值较大,存在非法经营嫌疑。对此,天峨县立即成立专案组展开深入调查,进行全方位摸排,循线追击供货上线。经4个多月的侦查,天峨县抽调的40余名民警赶赴南宁市、深圳市,成功捣毁一个全链条制售非标电子烟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捣毁非标电子烟生产窝点1个、仓库1个、储存窝点7个,扣押一次性电子烟3173个,烟弹16771个,烟具943个,电子烟产品组件983套,烟油50余公斤,以及电子烟组装、生产设备及电子烟配件一批,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天峨县用实际行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天峨县组织法学会会员持续精准普法,参与“法治文化企业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活动300余场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保障市场公平竞争,审查政策措施2件,审查率100%;深入推进涉企执法专项整治,排查整改涉企问题7件,为企业挽回损失299万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