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悟两中心联动高效分流非警务警情
融入中心,打造“主动警务”新阵地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大悟县推荐选派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储备和矛盾纠纷化解能力的机关民警4名、派出所民警19名进驻县乡村综治中心,负责牵头处置涉公安事由矛盾纠纷、法律咨询、登记受理、调解处置、流转线索反馈等事项,推动公安交管、治安、信访、法制等高频业务整体进驻、前置办理。深度融入综治中心实体运行,进驻民警受理公安事由矛盾纠纷后,对事实清楚、情况简单的,联合其他进驻部门现场调解;对复杂事项,由常驻民警下发工作指令,组织涉事警种、派出所到场处置;对重大疑难事项,由党委政法委召集相关部门攻坚化解。
大悟县发挥综治中心统筹协调作用,推进警综平台与综治、政务等平台打通对接,全面汇聚数据资源,以严重精神障碍、刑满释放、社区矫正、吸毒等特殊人群和重复纠纷警情为切入点,搭建研判预警模型,以政法委“5+N”涉稳风险研判、公安“情指行”一体化等机制为牵引,及时预警处置苗头性隐患、极端言行等线索。
精准分流,落实“专业专管”新机制
大悟县认真落实《孝感市综治网格化平台分流处置非警务矛盾纠纷工作方案》要求,对照社会矛盾纠纷“3级18类”分类标准,细化梳理部门责任事项清单40余条,进一步科学划分部门职责边界、分流事项,依托“一市一台”建设应用,实现公安警综平台与市、县两级综治平台互通、工单互转、数据共享。有效保证警情分流科学合理、快速精准。今年以来,推送非警务警情93起,办结93起,办结率100%。
公安机关在接处警过程中,通过“前期处置+研判甄别”,对非警务类纠纷分级分类,通过警综平台及时推送综治网格平台,综治中心统一受理后发出《受理告知单》,并结合公安处置建议提出研判意见,审核确定责任单位及办结时限,交办至责任部门承接处置。今年分流警情中,依托“公安预警推送、综治研判分流、部门联动处置”模式,成功化解土地权属纠纷21起、邻里纠纷20起、涉城乡建设发展纠纷11起,有力推动非警务纠纷“专业调处、联动化解”,真正做到“让群众诉求交由专业力量、专门渠道去解决”。
落实“研交办督结”闭环,对重大、较大矛盾纠纷,综治、公安联合督办;对短期无法化解的或存在“三跨三分离”情形的,及时报告县级综治提级办理;对存在较大风险的,调处同时通报属地党委政府加强源头预防。对每起分流警情处置结果实行“双反馈”,同步录入综治平台和警综平台,综治中心、公安情指中心定期组织警情回访,及时发现隐患苗头,严防矛盾纠纷反弹反复。
多方联动,探索“多元共调”新路径
公安进驻以来,依托“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融合优势, 累计接待群众44批,125人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91件,化解90件,其中现场化解77件、联合化解13件,化解率达98.9%。“中心吹哨、部门报道”。
大悟县发挥综治中心职能统揽、资源集聚优势,统筹各部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解决各类复杂纠纷,有力推动矛盾纠纷联调、治安问题联治、风险隐患联控。今年以来,通过“警调对接”化解交通事故纠纷6起、经济纠纷11起,及时完成了责任认定与赔偿调解,有效避免矛盾进一步升级。“用好法治宣传阵地”。发挥综治中心基层治理连接点作用,在每起业务办理、矛盾调处中,认真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引导群众依法解决问题。进驻以来,提供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5条,有效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守法自觉,延伸基层治理感知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