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芦溪法院创新执行模式保障劳动者薪酬权益
2024年9月,芦溪某箱包公司因经营不善,导致停工停产,公司的48名职工16万元工资迟迟未结算、支付。职工多次索要未果,遂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后续仲裁案件虽获支持,但该公司负责人以合伙人之间存在纠纷尚未解决为由,拒不履行支付义务,16万元工资款成了“沉默的账单”。
“劳动者的辛苦钱等不得!”面对48名职工的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干警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涉民生案件绿色通道”快速立案进入执行程序,并迅速采取执行措施,通过强化内外联动协同,为执行案件破局。考虑到48名职工均系芦溪县南坑镇居民,为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与群众联系紧密的优势,加快劳动者合法权益兑现,芦溪法院执行局与南坑法庭加强内部对接和工作配合,并共同与劳动仲裁部门成立专项执行工作组,强化案件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查人找物、释法明理、强制威慑”的全链条执行机制。
经专项执行工作组查明,该公司负责人罗某控制的多家企业,有数起案件正在执行过程中。不久前的一起案件,成功为罗某实际控制的另一企业执行到位应收款93万元。执行法官以此为突破口,向罗某沟通并释明相关法律规定,最终该罗某表示愿意从93万元款项中优先支付16万元给芦溪某箱包公司的48名职工。但专项执行工作组却发现该案存在案中案的情形。罗某名下芦溪某农业公司职工刘某,向法院反映该农业公司尚欠18名职工共6万元工资未付,并希望法院予以解决。
“不能让群众再走一遍维权路!”面对18名职工讨薪问题,芦溪法院秉持一揽子解决纠纷的理念,联合劳动仲裁部门,在南坑法庭对该18名职工的工资进行了债权确认,一并执行。
考虑到群众为领取工资款项来回奔波不便,工作组决定将执行案款集中发放点设在南坑法庭,为当事人办理执行手续、领取执行款项提供了便捷方式,把拖欠的薪资送到群众家门口。
“原本以为这笔工资很难要回来,没想到这么快就执行到位了,谢谢法院,谢谢法官!”刘大姐反复数着拿到手的工资,口中不停地向现场的法院干警表示感谢。
案款发放现场,工作人员为当事人办理执行手续、引导其领取执行款项,干警仔细核对每一位申请人的身份信息,发放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天时间66名职工22万元工资款项全部领取完毕。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芦溪县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延伸审判职能的“前沿阵地”作用,创新探索“执行+法庭+仲裁”工作新模式,为案件的化解按下“加速键”,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