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多部门联合开展涉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

2025-07-31 16:05:44 法治新闻 0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傅潇潇 □蒋定国 通讯员胡婷婷)近日,浙江省永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市平安志愿者服务中心、市拘留所,为12名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对象及其家长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活动聚焦“亲身体验、法治熏陶、心得启迪”三大主题,旨在提升涉罪未成年人的规矩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压实家庭在未成年人教育中的监护责任。

  活动开始,19名参与者在民警的引导下走进永康市拘留所,从收押大厅严格的“个人物品封存”“统一服装更换”到“指令化行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直观地传递着司法的强制力与行为的约束性。在8—10人一间的拘室里,狭小的空间让未成年人对“自由受限”有了切身感受,而活动区内随处可见的“禁止喧哗”“按序行进”等标识,无声地宣示着“违法必究”的铁律。这场身临其境的体验,将抽象冰冷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深刻的认知,彻底击碎了部分涉罪未成年人心中可能存在的对违法行为的侥幸心理。

  随后,民警组织大家观看了禁毒警示教育片,片中一个个因毒品而导致个人前途毁灭、家庭破碎、危害社会的真实案例,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深刻反思。“原来一口毒真的会毁掉一辈子!”一名帮教对象在观影后感慨地说。

  此外,为深化法治教育效果,检察官为大家带来了一堂题为《守住底线,重启人生》的法治课。课程以“附条件不起诉”这一制度为切入口,引导大家深入思考“法律是‘纵容’错误还是‘挽救’可能”这一核心命题。同时,检察官结合抢劫、故意伤害、盗窃、强奸等常见罪名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相关法律界定及法律后果。通过现场互动,使大家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意义及其背后的法律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最后,帮教社工组织每位参与者填写了《法律认知水平问卷》。在问卷的感言部分,大家纷纷写下了发自肺腑的学习体会。此次“沉浸式”法治教育活动,通过“零距离”体验、案例警示与深刻反思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触动了涉罪未成年人的心灵,增强了他们敬畏法律、珍惜自由的意识,也深刻警醒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重要性,为预防未成年人再犯罪、助力其顺利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