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借款合同有什么后果
一、无效借款合同有什么后果
无效借款合同会产生以下后果:
返还财产: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借款人从贷款人处取得的借款应返还给贷款人。若借款已不存在,如已用于消费等,借款人应返还相应价值。比如,借款人用借款购买了设备,设备仍在的应返还设备,已消耗的需返还对应款项。
赔偿损失:有过错的一方应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若双方都有过错,各自承担相应责任。例如,贷款人明知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活动仍提供借款,双方都有过错,按过错程度分担损失。
追缴财产:若借款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取得的财产应收归国家所有或返还集体、第三人。如双方恶意串通,以借款形式转移国有资产,该财产将被追缴。
利息处理:借款合同无效,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贷款人无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但在某些情况下,可按同期银行存款利率计算资金占用费。
二、借款归还条款合同无效吗
借款归还条款合同不一定无效。一般情况下,若借款归还条款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且当事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该条款有效。双方应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
然而,存在几种导致借款归还条款无效的情形。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出借人故意隐瞒借款高利率风险,迫使借款人签订合同。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如借款人和出借人合谋,通过虚假借款归还条款转移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像高利贷借款合同中超出法定利率的归还条款,超出部分无效。四是违背公序良俗。如因赌博等非法活动产生的借款归还条款,不受法律保护。
判断借款归还条款是否有效,需结合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分析。若对条款效力存疑,可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三、民间借款是犯罪吗怎么判
民间借款通常属于民事行为,并非犯罪。它是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在正常情况下,若只是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
不过,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民间借款可能涉及犯罪。比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根据法律规定,集资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再如,若明知他人实施赌博等犯罪活动,仍向其提供借款用于犯罪活动,可能构成赌博罪等相关犯罪的共犯。
判断民间借款是否构成犯罪,要依据具体行为和情节,结合法律规定进行认定。一旦涉及犯罪,法院会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相关条款进行量刑。
以上是关于无效借款合同有什么后果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