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可以走吗

2025-08-30 10:20:10 法律知识 0
  刚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可以走吗?刚签劳动合同不想干通常可离职,需按情况遵循程序。试用期提前三日书面通知,过试用期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有过错,可即时解除。违规解除或违约造成损失,要担责,按规办理可避法律风险。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刚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可以走吗

   刚签劳动合同后不想干了,通常是可以离职的,但要依据具体情况遵循相应程序。

   若处于试用期,劳动者提前三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这期间,劳动者只需履行提前告知义务,之后就可合法离职。

   若已过试用期,劳动者应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样做是为了给用人单位足够时间安排工作交接等事宜。

   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过错,比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劳动者可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不过,若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所以,刚签劳动合同不想干可以走,但要按规定程序办理,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二、劳动合同不续签如何赔偿仲裁时效

   劳动合同不续签赔偿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单位不续签,除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在仲裁时效计算方面,若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劳动者继续工作,从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仲裁时效。期间若劳动者向单位主张过权利,或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单位同意履行义务,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若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三、签了劳动合同就不算应届毕业生么

   签了劳动合同是否还算应届毕业生,需分情况来看。

   应届毕业生一般指在该毕业年份毕业的学生,分为当年应届毕业生、择业期应届毕业生。当年应届毕业生是在毕业当年,签了劳动合同,若已落实工作单位,档案、组织关系等已转移,通常就不再算应届毕业生。因为应届毕业生身份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特殊性,签合同且完成就业流程意味着已结束应届毕业状态。

   而处于择业期的应届毕业生,国家规定高校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两年内为择业期,在这期间未落实工作单位,档案等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等,即便签过短期劳动合同,但之后又处于失业或灵活就业状态,仍可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参加一些仅限应届毕业生报考的招录。

   所以,签了劳动合同不必然导致失去应届毕业生身份,要综合考虑毕业时间、就业状态、档案去向等因素判断。

   以上是关于刚签了劳动合同不想干了可以走吗的相关回答,当前回复为大多数情况的参考答案,若未能解决您的法律问题,?建议直接咨询律师,5分钟快速响应,问题解决率更高。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