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签订最低工资标准怎么算
一、劳动合同签订最低工资标准怎么算
最低工资标准由各地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物价指数等因素确定并公布。计算劳动合同签订的最低工资,需明确以下要点:
- 正常劳动界定: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才能适用最低工资标准。正常劳动指劳动者按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从事的劳动。
- 剔除项目:最低工资不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 计算方式:通常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全日制劳动者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劳动者小时工资不得低于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例如,某地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000元,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正常出勤,其当月工资就不能低于2000元。若劳动者为非全日制用工,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0元,其每小时工资不得低于该标准。
二、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有什么不同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存在多方面差异:
1. 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确定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而劳务合同的主体是不确定的,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
2. 法律性质不同: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依据,属于劳动法范畴;劳务合同是建立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依据,属于民法、经济法的范畴。
3. 劳动待遇不同:劳动合同中的劳动者享有各种劳动保障及福利待遇;劳务合同中的劳务提供者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
4. 合同内容不同:劳动合同的内容约定较为全面具体,涉及劳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劳务合同的内容则主要侧重于劳务的提供和报酬的支付。
5. 争议处理程序不同:劳动合同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结果不服的才可向法院起诉;劳务合同发生争议时,双方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三、劳动合同签了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劳动合同签最低工资标准,可按以下情况处理:
- 工资实际发放正常:若实际发放工资高于合同约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且能提供工资条、银行流水等证明,即便合同签的是最低工资标准,也不影响劳动者权益。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为便于管理或计算加班费等设定。
- 工资按合同发放不合理:如果实际工资与约定不符,且长期按最低工资标准发放,劳动者可采取措施维权。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按约定或实际工资情况变更合同条款;协商不成,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记录、考勤表、聊天记录等,证明实际应得工资数额,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者应清楚自身权益,遇到问题积极维护,确保工资待遇符合实际劳动付出。
以上是关于劳动合同签订最低工资标准怎么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