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吗
一、医疗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吗
医疗事故鉴定不属于司法鉴定。
医疗事故鉴定是由医学会组织的,针对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进行的鉴定。它主要依据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对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等进行判定。
而司法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的活动。
两者在鉴定主体、鉴定依据、鉴定目的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医疗事故鉴定侧重于医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及是否构成事故;司法鉴定范围更广,涉及各种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
二、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有哪些
1. 医患双方共同委托:医患双方协商一致,共同向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提出书面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书、病历资料等。
2. 医学会受理:医学会在接到申请后,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双方缴纳鉴定费。
3. 组成鉴定组:医学会根据事故涉及的学科专业,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组成鉴定组,人数为单数,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应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参加。
4. 鉴定组进行鉴定:鉴定组通过审阅双方提交的材料、询问当事人、组织专家讨论等方式,对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责任程度等进行分析、判定,最后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
三、针灸医疗事故怎么鉴定伤残
针灸医疗事故鉴定伤残一般如下:
首先,由患者或其家属向当地医学会或司法鉴定机构提出鉴定申请。需提交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相关资料。
其次,鉴定机构会组织医学专家组成鉴定组,对针灸治疗过程、患者目前状况等进行全面审查。专家依据相关诊疗规范、标准,判断针灸操作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伤残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再者,通过对患者身体功能障碍程度的评估来确定伤残等级。比如看是否影响肢体运动、感觉、语言、认知等功能,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标准给出具体伤残结论。
最后,鉴定结论会以书面形式呈现,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后续索赔、处理纠纷等的重要依据。
以上是关于医疗事故鉴定是司法鉴定吗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