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鉴定有哪些机构组成的

2025-09-10 08:00:53 法律知识 0
  医疗鉴定有哪些机构组成的?医疗鉴定机构主要有三类。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同层级负责不同鉴定工作;司法鉴定机构有法医临床鉴定资质,可受多方委托,鉴定范围广;依法具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能检测药品、器械,为鉴定提供数据。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医疗鉴定有哪些机构组成的

   医疗鉴定机构有多种类型:

   1. 医学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分为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中华医学会在必要时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2. 司法鉴定机构:具备法医临床鉴定等资质,可接受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当事人委托,对涉及医疗损害等进行鉴定。这类机构独立于行政机关和其他社会组织,有专业鉴定人员,鉴定范围更广,不仅涵盖医疗事故,还包括医疗过错、伤残程度等鉴定。

   3. 依法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在涉及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等问题时,此类机构可对相关物品进行检测,为医疗鉴定提供数据支持。

   二、医疗鉴定做好一般多久开庭

   医疗鉴定完成后多久开庭,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开庭时间由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安排。

   法院在确定开庭时间时,会考虑多种因素。一方面,要遵循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需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可延长。所以,法院需统筹安排各类案件开庭时间,以保障在法定期限内结案。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自身工作安排、法官工作量、法庭使用情况等。若案件较多、法庭资源紧张,开庭时间可能会相对推迟。

   通常在医疗鉴定完成后,法院收到鉴定报告,会结合自身工作安排确定开庭时间,并提前通知当事人。当事人可与承办法官或书记员联系,了解案件进展和大致开庭时间。

   三、医疗鉴定轻微责任怎么判决

   医疗鉴定为轻微责任时,法院判决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

   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若造成残疾,还有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还涉及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等。

   责任承担比例上,通常轻微责任对应的赔偿比例在10% 20% ,不过这并非绝对标准,法院会依据具体案情判定。例如,若患者自身病情复杂且基础疾病多,医疗机构虽为轻微责任,赔偿比例可能靠近10%;若医疗机构存在一定违规操作,赔偿比例可能向20%倾斜。

   法院会审查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间的因果关系,结合鉴定意见,判断医疗机构应承担的责任。还会审查医疗机构是否尽到注意义务、告知义务等。若存在违反,会增加其赔偿责任。

   判决会考虑患者实际损失、医疗机构过错程度及因果关系,以公平合理原则确定具体赔偿金额。

   以上是关于医疗鉴定有哪些机构组成的的相关回答,若对问题还有疑问,可快速咨询律师,华律精选优质律师,三重认证保护,请放心咨询。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