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谁签署的
一、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谁签署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由国务院签署的。
1. 该条例旨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保障公民健康权益。
2. 国务院通过制定和颁布此条例,明确了医疗机构的设立、执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规则和要求。
3. 它为医疗机构的有序运营提供了基本准则,促使医疗机构依法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疗秩序,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
二、医院里医疗事故怎么处理流程
1. 及时报告:发生医疗事故后,医疗机构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需在规定时间内向本医疗机构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报告。
2. 调查核实: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收集、封存与医疗事故有关的原始资料,如病历、检查报告等。组织专家对事故进行鉴定,分析原因,判定责任。
3. 协商处理:医患双方可自行协商解决赔偿等事宜。医疗机构应向患者或其家属告知处理结果,并签署相关协议。
4. 行政处理: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可对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证书等。
5. 司法途径:若协商不成,患者或其家属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要求医疗机构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三、发生医疗事故首先怎么处理的
发生医疗事故,首先应及时采取以下措施:
1. 立即封存病历等相关资料。病历是医疗事故处理的关键证据,封存可保证其原始性和完整性,防止被篡改。
2. 密切关注患者状况,积极采取合理救治措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避免损害进一步扩大。
3. 及时与医疗机构沟通,向其如实反映事故情况,要求院方重视并妥善处理。
4. 可咨询专业律师,了解自身权利和处理流程,律师能依据具体情况提供专业法律建议和指导。
5. 按照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一般应在事故发生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以便启动调查处理程序。
以上是关于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谁签署的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