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抢救不及时是不是医疗事故

2025-09-15 00:01:30 法律知识 0
  抢救不及时是不是医疗事故?抢救不及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要综合判断。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规致患者人身损害。因疏忽未及时抢救致患者损害可能构成,未造成损害或因合理原因则不构成。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专业鉴定。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抢救不及时是不是医疗事故

   抢救不及时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因疏忽、懈怠等违反相关规范和常规的行为,导致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进而造成患者人身损害,可能构成医疗事故。比如,医生未及时查看患者危急病情、未及时安排必要的抢救措施等。

   但如果虽存在抢救不及时情况,但经过专业鉴定,该延迟抢救未对患者造成人身损害,或者是因不可抗力、患者自身病情极其严重复杂等合理原因导致难以做到及时抢救,则不构成医疗事故。

   要确定是否为医疗事故,需经过专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专家依据相关证据和标准进行评判,以明确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该事件中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二、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的区别

   医疗过失与医疗事故存在明显区别。医疗过失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因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过错行为。

   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医疗过失强调医务人员存在过错行为,这种行为不一定必然导致患者出现人身损害后果;而医疗事故则明确要求因医疗过失行为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医疗事故的判定更为严格,需满足一系列法定条件,包括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行为具有违法性、过失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等。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否则只能属于医疗过失范畴。

   三、医疗事故同等责任怎么赔偿

   医疗事故中同等责任的赔偿需综合多方面因素确定。一般赔偿项目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若构成残疾)、死亡赔偿金(若导致死亡)等。

   首先,计算各项赔偿数额。医疗费按实际发生计算;误工费依患者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及护理期限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营养费根据患者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意见确定。残疾赔偿金或死亡赔偿金则按相关统计数据和赔偿系数计算。

   然后,双方按同等责任分担赔偿金额。即各自承担 50%的赔偿责任。比如,经核算总赔偿额为 10 万元,那么医疗机构需承担 5 万元赔偿。

   在赔偿过程中,医患双方应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可通过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明确责任,再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证据作出公正判决,以确定最终的赔偿数额及支付方式等。

   以上是关于抢救不及时是不是医疗事故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