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程序
一、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程序
合同无效的认定程序如下:
首先是启动程序。合同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合同存在无效情形时,可向法院提起确认合同无效之诉,或依仲裁协议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需注意仲裁以有仲裁协议为前提,若没有则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其次是受理环节。法院或仲裁机构收到申请后,会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如是否有明确的请求、合理的事实理由等。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当事人。
再者是审理过程。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组织开庭或审理,当事人需提交相关证据,用以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情形,如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等。双方可进行举证、质证和辩论,阐述观点和理由。
最后是作出裁定。经审理,若认定合同确实存在无效情形,法院或仲裁机构将依法作出合同无效的判决或裁决;若认为不存在无效情形,则会驳回当事人的请求。
二、合同无效的情形包括哪些
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签订的合同自然无效。
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这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没有真实的交易意图,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强制性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违反则合同无效。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统称,合同内容若与之相悖,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道德准则,即为无效。
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恶意勾结,通过合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此类合同无效。
三、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情形
合同无效的认定情形如下:
一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其订立的合同自始无效。
二是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此类合同并非双方真实意愿体现,缺乏真实的合意基础,当属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但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合同无效的除外,需准确区分效力性强制规定与管理性强制规定。
四是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合同内容若违背社会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法律效力。
五是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故意勾结,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合同无效。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合同无效的程序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