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民法规定哪些合同无效

2025-09-21 07:22:06 法律知识 0
  民法规定哪些合同无效?民法规定,以下合同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的合同;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意思表示签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该规定导致无效时)的合同;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合同。接下来民生与法治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相关内容。

   一、民法规定哪些合同无效

   根据民法规定,以下几种合同无效: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缺乏订立合同所需的民事行为能力,其签订的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双方并非基于真实意愿订立合同,而是为了掩盖其他目的,这类合同自始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必须遵守的,违反这些规定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合同会被认定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除外。

   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合同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如危害社会公共秩序、违反伦理道德等,会被判定无效。

   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双方为谋取私利,故意勾结损害第三人的利益,这种合同应属无效。

   二、什么合同电子签章无效

   以下几种情况下合同电子签章无效:

   1.伪造或冒用他人电子签章。若未经合法授权,私自制作或使用他人电子签章订立合同,该签章不具有法律效力,因为这并非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体现。

   2.电子签章制作数据未由电子签名人专有。电子签名人应当对电子签章制作数据有排他性的控制权,若多人可控制使用同一制作数据进行签章,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保证,签章无效。

   3.签署后对数据电文内容和形式作了实质性修改。电子签章的作用是确保数据电文在签署后未被篡改,若签署后内容或形式有实质性变动,原电子签章对变动后的内容无效。

   4.电子签名依赖方有合理理由怀疑电子签名的可靠性。例如,电子签名认证机构存在违规操作、认证证书已过期等情况,使得依赖方对签章可靠性产生合理怀疑时,该电子签章可能被认定无效。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适用电子文书的领域使用电子签章。如涉及婚姻、收养、继承等人身关系,土地、房屋等不动产权益转让等情况,使用电子签章可能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不买保险是无效合同吗

   不买保险本身不会形成合同,也就不存在是否为无效合同的问题。若已签订保险合同,判断其是否无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以下情形的保险合同无效:一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是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三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是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保险法也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不具有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例如,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没有法律认可的利益关系,像为陌生人投保重大疾病险;财产保险中,投保人对投保财产无所有权等相关权益。

   所以,不买保险和无效合同并无直接关联,而保险合同是否无效要结合具体法律规定和合同实际情况判定。

   以上是关于民法规定哪些合同无效的相关回答,若您有相似法律问题,细节、证据不同,答案也会不同,建议咨询律师,仅需3~15分钟获得专业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