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什么是劳动关系终止
一、什么是劳动关系终止
劳动关系终止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消灭,是劳动关系运行的终结。以下情形会导致劳动关系终止:
1. 劳动合同期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双方未续签,则劳动关系终止。
2.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符合条件并开始领取养老金,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3.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这种情况下,劳动关系因主体消灭而终止。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企业进入破产程序,丧失用工主体资格,劳动关系终止。
5.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这意味着用人单位无法继续经营,劳动关系随之终止。
劳动关系终止后,用人单位通常需向劳动者出具终止劳动关系的证明,并按规定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可能还需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则应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二、第三方劳动协议是什么
第三方劳动协议通常指三方协议,是用人单位、劳动者和学校三方签订的就业意向协议。其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从内容上看,它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包含工作岗位、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基本条款,是一种民事协议,受民法典等民事法律调整。
从目的和意义来说,对学校,这是统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依据;对用人单位,可提前确定所需人才;对毕业生,是保障就业机会的初步约定,在正式毕业前约束各方。
需注意,三方协议不等同于劳动合同。它在毕业生到单位报到、用人单位正式接收后即终止,之后用人单位应与毕业生签订正式劳动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在劳动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的规范。
三、劳动罚款争议怎么解决
劳动罚款争议可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第一,协商解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可自行沟通,明确罚款的依据和具体情况。若用人单位的罚款缺乏合理依据或违反法律规定,劳动者可要求其撤销罚款决定并返还已扣款项。
第二,申请调解。当事人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调解组织会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第三,申请仲裁。劳动者可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事实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在仲裁过程中,双方需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主张。
第四,提起诉讼。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进行审理和判决。
劳动者在解决劳动罚款争议时,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罚款通知等,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以上是关于什么是劳动关系终止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