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

2025-09-21 14:02:30 法律知识 0
  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包括:按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五至十级伤残解除关系可享一次性工伤医疗和就业补助金,标准各地规定;停工留薪期工资单位按月发;其他费用符合规定从基金支付。未缴保险由单位担责。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

   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标准如下:

   1.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依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例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三级伤残为23个月,四级伤残为21个月等。

   2.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至十级伤残,解除劳动关系时可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 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4. 其他费用: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等,符合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需注意,用人单位需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若未缴纳,上述赔偿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二、员工入职什么时候签劳动协议

   员工入职后,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协议。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所以,从保障双方合法权益出发,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及时签订劳动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避免后续可能出现的劳动纠纷及法律风险。劳动者也应积极关注劳动协议的签订情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可以跟两个公司签劳动协议吗

   一般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与两个公司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协议。非全日制用工中,劳动者在不影响前一工作任务完成的前提下,能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

   然而,若要签订全日制劳动协议,通常不被允许。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意味着,全日制用工下与两家公司签订劳动协议,可能会给劳动者带来法律风险,一旦对本职工作有严重影响,原单位有权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所以,与两个公司签劳动协议是否可行,取决于用工形式是非全日制还是全日制。非全日制可行,但需平衡好各工作;全日制则不建议,可能损害自身权益。

   以上是关于工伤后解除劳动关系赔偿标准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5分钟获得解答!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