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欺骗性合同是无效合同吗
一、欺骗性合同是无效合同吗
欺骗性合同并非当然无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根据法律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在被撤销前,该合同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则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若欺骗性合同损害国家利益,这种情况下合同无效。此外,若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或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等情形,即便有欺骗因素,也会被认定无效。
例如,甲用虚假信息与乙签订买卖合同,乙发现后若在规定时间内请求撤销,合同将无效;若乙未行使撤销权,合同继续有效。若甲的欺骗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合同则直接无效。
所以,欺骗性合同不一定是无效合同,其效力需结合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定。
二、建筑法什么属于无效合同
依据建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合同无效:
1. 承包人未取得建筑业企业资质或者超越资质等级。建筑施工企业需在资质许可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无资质或超资质签订的合同无效。比如某三级资质企业承接特级资质企业才能承担的大型建筑项目,所签合同无效。
2. 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也就是常说的“挂靠”,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主体借用有资质企业名义签订合同,合同不具法律效力。
3. 建设工程必须进行招标而未招标或者中标无效。法律规定的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项目必须招标,未招标或招标程序违法导致中标无效的,所签合同无效。
4. 转包、违法分包的合同。承包人将工程转包给他人,或者违法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转包和违法分包合同无效。
合同无效后,建设工程经验收合格的,可以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承包人;验收不合格且修复后仍不合格的,承包人无权请求参照合同关于工程价款的约定折价补偿。
三、无效的合同能作为证据吗
无效的合同能作为证据。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但这并不影响其作为证据的资格。
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其关键在于与案件事实存在关联性。无效合同虽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它能够反映合同签订的背景、双方的意思表示、履行情况等相关事实,与案件具有关联性,因此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例如,在确认合同无效的诉讼中,无效合同本身就是证明合同存在以及合同条款内容的直接证据。在涉及合同履行纠纷中,即便合同无效,也可通过合同条款证明双方曾就某些事项达成过约定,还能证明双方在履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这些约定。
不过,无效合同作为证据时,其证明力需要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法官会根据具体案情,考量该合同在证明案件事实方面的作用大小。
以上是关于欺骗性合同是无效合同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