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无效或可撤销
一、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无效或可撤销
认定合同是否无效或可撤销,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判断。
合同无效情形包括: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企业间签订合同进行非法集资,因违反金融法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合同可撤销情形主要有:因重大误解订立合同,误解方因对合同重要内容产生错误认识而订立合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合同权利义务明显不对等;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情况下订立合同。
认定合同无效或可撤销,通常需由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请求,由其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断。当事人主张权利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合同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情形。
二、主张合同无效能反诉不履行合同吗
主张合同无效时可以反诉不履行合同,但要符合一定条件。
从法律规定来看,反诉需与本诉有牵连关系,是基于同一法律关系或事实产生的。当一方主张合同无效,另一方反诉不履行合同,这二者往往都围绕该合同的效力和履行情况。比如在一个买卖合同纠纷中,原告主张合同因存在欺诈而无效,被告则反诉要求原告按照合同约定不履行后续交货义务,这种反诉与本诉紧密关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反诉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一般要在本诉进行过程中,且要遵循相应的程序,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交反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
不过,如果反诉与本诉缺乏实质联系,或不符合程序要求,法院可能不会受理反诉。所以,当事人在考虑反诉不履行合同时,要全面审视案件情况,判断是否有足够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反诉请求,以确保其反诉能够得到法院的受理和支持。
三、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属于无效合同吗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签订的合同通常属于无效合同。
依据法律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比如,严重的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自身行为时与他人签订的买卖协议,此协议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具备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能力,无法理解合同的性质、内容和后果,不能作出符合其真实意愿的意思表示。
不过,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比如接受赠与等,即便由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一般也认定为有效,但这不属于合同范畴。在司法实践中,若涉及此类合同纠纷,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精神状态鉴定等证据来判定合同效力。
以上是关于如何认定合同是否无效或可撤销的相关回答,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遇到的法律纠纷点与需求点,华律平台专业律师将为你1对1解答,给你详细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