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拘留所放人最先通知谁
一、拘留所放人最先通知谁
拘留所放人一般最先通知被拘留人。依据相关规定,执行拘留的时间以日为单位计算,从收拘当日到第2日为1日,期满后拘留所应立即解除拘留并发给解除拘留证明书。
若被拘留人是未成年人,拘留所会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来接领。若是被拘留人委托律师的,在解除拘留时律师可能也会知晓。另外,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与外界的联系受一定限制,他们在被拘留前通常会向家属告知拘留期限,家属也能据此大致推算出释放时间。不过,如遇特殊情况导致提前或延迟放人,拘留所通常会根据被拘留人提供的联系方式,第一时间通知其家属。
二、未成年犯罪是自动封存么还是拘留
未成年犯罪记录一般是自动封存,而非“自动拘留”,拘留是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
根据法律规定,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而拘留分刑事拘留和行政拘留。当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符合法定情形时,司法机关可对其采取刑事拘留措施;若未成年人实施了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可能会被行政拘留,但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以及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所以,未成年犯罪记录在符合条件下自动封存,而拘留是在符合法定情形时对未成年人采取的措施,二者性质不同。
三、未成年拘留不执行有什么影响
未成年被决定拘留但不执行,通常不会产生像成年人被执行拘留那样严重的影响。
从个人方面看,虽然拘留决定不执行,但违法记录依然会被留存。不过这种记录会严格保密,除司法机关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外,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所以一般不会对未成年人升学、就业等产生直接阻碍。
在社会层面,不执行拘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政策。这有助于避免未成年人在拘留场所受到不良影响,给予其改过自新的机会,降低其再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然而,如果未成年人多次出现此类情况,可能会引起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家庭、学校、社区等会加强对其的教育和监管,防止其再次实施违法行为。同时,随着其成长,如果再次有严重违法犯罪行为,将面临更严格的法律制裁。总体而言,未成年拘留不执行主要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尽量减少对其未来的负面影响。
以上是关于拘留所放人最先通知谁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