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0级肱骨伤残鉴定标准
一、1—10级肱骨伤残鉴定标准
肱骨伤残鉴定标准通常从功能障碍、骨折愈合情况等多方面综合评定:
1.
二、肱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一览表
肱骨骨折伤残鉴定需依据不同情形及相关标准综合评定,常见标准如下:
(一)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标准:
1.九级伤残:肱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2.十级伤残: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或轻度功能障碍者,若肱骨骨折符合此情况可评为十级。
(二)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
1.八级伤残:上臂各大关节之一功能丧失75%以上,若因肱骨骨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达到此程度可评八级。
2.九级伤残:上臂各大关节之一功能丧失50%以上,符合该功能丧失程度可评为九级。
3.十级伤残:上臂各大关节之一功能丧失25%以上,若满足此功能受限情况可评十级。
伤残鉴定需由专业鉴定机构,在治疗终结、病情稳定后,依据诊断证明、病历资料,结合伤者实际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并出具鉴定意见。
三、肱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肱骨骨折伤残鉴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从功能影响、愈合情况等多方面判定。
若骨折经治疗后遗留关节功能障碍,根据关节活动受限程度进行评定。比如,上肢大关节功能丧失25%以上但未达50%,可能构成十级伤残;若功能丧失50%以上但未达75%,可能构成九级伤残;功能丧失75%以上则可能构成八级伤残。
若骨折导致神经损伤,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如感觉异常、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受限等,也会影响伤残等级评定。具体要依据神经损伤对肢体功能的实际影响程度确定。
另外,若骨折后畸形愈合,影响肢体外观及功能,也会纳入考量。例如,骨折畸形愈合导致肢体短缩,短缩一定长度会对应不同伤残等级。
需注意,伤残鉴定应由专业、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在治疗终结、病情稳定后,依据相关标准,结合伤者具体情况,综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定结论。
以上是关于1—10级肱骨伤残鉴定标准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