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劳动仲裁能赔偿工伤吗

2025-10-22 09:20:08 法律知识 0
  劳动仲裁能赔偿工伤吗?劳动仲裁可涉及工伤赔偿。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若劳资双方就赔偿有争议,劳动者可申请仲裁,要明确赔偿请求并提供证据。仲裁庭依证据等审理,裁决后双方对结果不服都有相应救济途径,劳动仲裁是解决纠纷有效途径。具体详细内容和民生与法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劳动仲裁能赔偿工伤吗

   劳动仲裁可以涉及工伤赔偿事项。在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伤赔偿问题存在争议,劳动者有权通过劳动仲裁主张合法权益。

   劳动者在仲裁申请中,需清晰列出各项赔偿请求,如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同时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工伤事实、劳动能力受损程度以及与赔偿相关的各项费用支出。

   仲裁庭会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法律法规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审理。若劳动者证据确凿,仲裁庭将依法裁决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赔偿款项。若用人单位对仲裁结果不服,在规定期限内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若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同样有权利通过法定程序寻求进一步救济。总之,劳动仲裁是解决工伤赔偿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六根肋骨骨折能评几级伤残工伤

   六根肋骨骨折在工伤伤残评定中,一般可能被评为九级伤残,但具体等级需由专业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和实际情况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的。一方面要考虑骨折的具体情况,包括骨折的部位、数量、愈合程度等;另一方面还需结合对伤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申请工伤伤残鉴定,需先完成工伤认定,之后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完整的病历资料等相关材料。鉴定委员会会组织专家,按照《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国家标准进行评定。

   如果对鉴定结论不服,可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三、工伤复发可以享受哪些工伤待遇

   工伤复发可享受的工伤待遇如下:

   一是医疗待遇。工伤复发职工可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医疗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需住院治疗的,还享有住院伙食补助费,以及经批准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食宿费用,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是停工留薪期待遇。工伤复发后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可适当延长。

   三是辅助器具配置待遇。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费用。

   四是生活护理费待遇。工伤复发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以上是关于劳动仲裁能赔偿工伤吗的相关回答,如您正遇到法律难题不知道怎么解决?或者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律师,请点击咨询按钮,可以根据你的大概情况为匹配到最合适的本地专业律师。
声明: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123456@qq.com